二十四节气处暑详细介绍

处暑的意思就是“暑热已经过去了”。在这样一个节气里,盛夏的炎热气温有所减弱,温度逐渐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逐渐增加。这时大地上的绿色植物正…

处暑的意思就是“暑热已经过去了”。在这样一个节气里,盛夏的炎热气温有所减弱,温度逐渐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逐渐增加。这时大地上的绿色植物正式进入成熟,一些果子逐渐完善,农作物收获期也逐步来临。那样,怎样看待二十四节气处暑?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四节气处暑详细介绍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都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是一个体现温度变化的节气。“处”的本义是“停息”、“滞留”的意味。《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处暑”表明炎热煎熬的气温到序幕,暑热逐渐消散。“三暑”与“三伏”均意味着持续高温炎热气温,时间线和温度轴上的曲线图主要表现基本一致:夏天来,三伏天到;三伏天消,暑已尽。

处暑有什么现象

处暑,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戊位),阳光抵达赤纬150°时,交节时间段在阳历8月23日前后左右。处暑当日,正午太阳高度已经从“小暑”那天北纬度23°26′,往南移到北纬度11°28′。这时,假如夜里观北斗七星,就会发现弯弯曲曲斗柄或是偏向西南方向。处暑的来临同时也意味着进到干支历申月的月尾。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风俗

1、拜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民俗文化多和拜祖及迎秋相关。处暑前后左右民间会出现庆贺“七月半”的民俗文化活动,别名作“七月半”或“鬼节”。《易经》:“不断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吉数、日数,天地间的气血绝灭以后,通过七天能够复活,这也是新天地运作之法,阴阳消长循环系统之理,民间考虑在七月十四(二七)拜祖与“七”这复活数相关。

2、吃鸭子:“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下旬的家鸭更为肥嫩营养成分。处暑这一天,老北京人都要去买处暑百合花鸭,而江苏地区,搞好鸭子菜要端一碗赠给隔壁邻居,常言道“处暑送鸭,没病每家”。

3、放孔明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焟烛。处暑前后左右民间会出现庆赞中块的主题活动,别名“作七月半”或“鬼节”,在水里放孔明灯,任凭飘流,悼念逝者,祈守护平安。

4、开渔节:处暑以后就是水产业收获阶段,中国沿海地区经常在这里节气举办形式多样的运动,欢迎渔民出海,盼望水产业大丰收。这时候水域水的温度仍然较高,鱼类依然会局限在水域周边,河虾贝壳类发育完全。因而,从一时间逐渐,人们通常能够享受到各式各样的海产品。

5、拜土地爷:处暑节气恰逢粮食作物收获时时刻刻,农家院陆续举办各种各样典礼来叩谢土地爷。有些杀牲畜到庙宇祭祀,有些把旗幡插进田中央表示感恩,也有的那一天从地里做事回家了不洗脚,恐把拿到手的大丰收洗去。七月十五,民间还风靡祭拜土地资源农作物。将贡品撒进农田。烧纸钱之后,再换裁成碎条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穗子上。传说故事能够避免雹子围攻,得到大秋大丰收。一些地方同时也要至后土庙开展祭拜。

6、洒水欢乐:西双版纳有洒水狂欢的风俗习惯。

总的来说,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都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在处暑期内,人们应该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表,留意合理饮食,多吃点清淡的、助消化的食物,维持适度的运动,以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西风

作者: 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