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根源是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锦东庭园的约古宗列山间盆地,自西向东各自流过青海省、四川、甘肃省、甘肃、内蒙、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及河南9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湾。黄河是我国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
黄河,中国北边江河,约长5464千米,水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千米。全球江河之一,中国第二江河。黄河上游以坡地为主导,中上游以平原区、丘陵地形为主导。因为江河中区流过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而携带了很多的细沙,因此它也被誉为世界上含砂量数最多的江河。但在中国在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改线给人们文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黄河孕育出中华民族文明,早就在石器时代M,就会形成中国最早新石器时代文明,例如蓝田县文明、半坡起步文明出现在了黄河干支流黄河;马山文明出现在了胶东半岛等。6000多年以前,流域内已经开始发生农事活动。大概在4000多年以前,流域内构成了一些血缘关系氏族部落,尤其以炎帝黄帝、轩辕皇帝两个部族最强大。之后,轩辕皇帝获得尊主影响力,并融合其他部族,产生“华夏族”。世界各地华夏儿女,还把黄河河段认做中华文化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高坡为自己“根”。宋朝之后,全国经济重心慢慢向南方迁移,但在中国政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河段及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带还是处于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