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储备物资都包括什么

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的日用品。我们真的有必要好好谈谈。为什么会发出这个通知?发送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

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的日用品。我们真的有必要好好谈谈。为什么会发出这个通知?发送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事情的原因其实是2021年11月1日下午7点:00,我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即关于今冬明春蔬菜等必要市场保供稳价的通知。

自2021年10月中旬以来,我国许多蔬菜、水果、粮油甚至肉类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本通知的初衷是部署我国,优化各地区之间的农业种植和运输,防止冬季疫情突发,提前做好准备。因此,通知中的一句话在我国各省市地区引起了一定的恐慌。这句话是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以满足日常生活和紧急情况的需要。原话其实就是这样,结果在网上越传越厉害,说我国要求每个家庭都要储备物资。

传人越多,其实很容易出错。结果很多朋友误以为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突然让大家存放物资?我国的粮食不够吃吗?会打仗吗?等等各种猜测。也许当时商务部发出通知的时候,没想到这句话的威力这么大。结果在2021年11月2日接受央视财经记者专访,重点回复我国各地生活用品供应依然充足,供应有保障。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发生在2020年,朋友们是否还有印象,在2020年4月初,我国许多地区的超市突然开始抢购大米、粮油。买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反正看到别人买自己就买,一车一车的大米推回家。结果大家都知道,我国根本没有缺粮。当时很多家庭囤粮,吃了半年多才吃完。这一次,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我们必须注意家里的粮食数量和保质期。不要买太多。让我们谈谈第二点。为什么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某些生活必需品?

让我们回忆一下,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时,不仅在中国,在国外,每个人都措手不及。一些社区和城市为了控制传播速度,发现了疫情。所以隔离,一旦隔离区吃饭,购买家居用品就成了问题。再想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到来的时候,平时不起眼的医用口罩真的很缺。许多外国个人或团体甚至从国外向我国发送国际快递口罩。后来我们国内口罩产量上升后,又把口罩运到其他国家,大家互相帮助。在疫情爆发初期,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超市卫生纸必须先卖完。

家庭常备药品包括感冒药、消炎药等。虽然这些东西通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被划分为隔离区后,暂时不使用它们真的很麻烦。输入型新冠肺炎的传播发生在一些省份,包括2021年7月底8月初。许多地区也分为不同程度的隔离区,当时有许多地方有隔离区,不允许销售感冒和发烧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人真的洗澡感冒了,他们就买不到药了。去医院要做核酸检测,挺麻烦的。冬季新冠肺炎的传播能力明显高于夏季。从2021年的冬天到2022年的春天,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2021年我国疫情控制真的很好,所以我们很容易忘记,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家从未治愈过疫情。

因此,商务部建议家庭储存一定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为了防止我国新的输入病例传播,如果隔离在哪里,家庭日常必需品暂时无法购买。事实上,商务部的提醒是如此简单,我们不能太紧张。让我们谈谈第三项。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做什么样的准备?事实上,主要有三种食品、医药和日用品。

首先,食物无非是我们经常吃的米粉油、酱油、盐、醋等。我们可以根据家里的人数多买一两包。挂面、方便面、饼干等东西也可以在家里准备一点,但一定要记住量不要太大,一定要注意保质期。对蔬菜而言,土豆、洋葱、大白菜等耐储存蔬菜。买几斤,即使放半个月,也不会坏。那种小瓶矿泉水可以选择性地买一盒,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应急,平时没什么事也可以喝。家里有婴儿的朋友,奶粉等婴儿用品也可以适当多买。

第二种是非常特殊的药物。如果我们在当地,我们可以买感冒药和发烧药。最好提前准备一点。如果你不在家出门,你会感冒的。家人吃起来也很方便。抗炎药,治疗腹泻。创可贴、酒精、棉签、体温计,包括医用口罩,都可以准备一些。

三是日用品,我们家常用的牙刷、毛巾、卫生纸、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主要是家里每天都能用到的东西。不要准备太多,毕竟我们国家有丰富的抗疫经验。即使在任何地方被隔离,事实上,附近也会有指定的食品和用品供应点,可以送到我们的隔离区。我们全民重视疫情防控是好事,心里有个底,其实就没那么担心了。

由美

作者: 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