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苗在2-3叶期仍然非常脆弱。此时,应加强管理,注意温水,避免幼苗死亡。水稻幼苗从第二片叶尖到第三片叶尖大约需要10个~14天,经历了两个叶龄阶段。现阶段胚乳营养基本耗尽,是苗期断奶期。第二片叶子长得快,第三片叶子长得慢。以下是水稻幼苗详细管理的重点。
管理重点
控制茎叶过长,促进根系健康生长,使幼苗达到壮苗标准。严格控制温度和含水量。幼苗第一叶高度低于1cm的温度应控制在22~第二叶期2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5℃;最高气温不超过25℃,最低气温不低于10℃。
在此期间,应设置更多的通风孔来培育幼苗。温室湿度高时,雨天育苗也要通风。
要掌握“低温生病,高温致命”的原则。持续低温后开始晴朗时,应提前打开通风,防止青枯病(或青枯病);高温天气应提前通风,防止温度过高;如遇冷害,幼苗叶片应在上午8点前通风,以减少冷害。在2.5叶期,通风量应根据温度逐渐增加。当最低温度高于10℃时, 通风可昼夜进行。
水稻枯萎病是威胁稻田的主要疾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枯萎病的轻微发生导致幼苗枯萎和死亡,导致幼苗短缺,延误农业生产时间,影响水稻产量。
但部分农民在喷洒过程中未按标准用量用药,喷洒后未及时冲洗苗木,导致苗床脱发
水稻喷洒注意事项
1、严禁搅拌喷壶,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洗。
3、喷洒时间应在早上或晚上。
4、喷涂速度和数量应提前测试,以确保喷涂的均匀性。
5、为了保证雾化效果,喷嘴的高度应距秧苗70-80cm,能有效减少浓度过高造成的药害。
6、防止复喷和漏喷。
7、药品必须与标准容器混合,剂量必须标准。
8、加入足够的水,防止浓度过高。
9、母液应先搅拌均匀。
10、混合时,空气应畅通,防止中毒。
水稻幼苗的生命相对脆弱。此时容易产生病害,或气温较高,因此要及时检查幼苗情况,并注意幼苗的水分和温度。
总结:如何管理水稻苗期? 相信大家对水稻秧苗养殖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学以致用,没有什么能打败自己。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文章也可以和我们分享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