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令意味着时节的变迁和大自然的大转折,它不但在农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人们带来了气温、自然风光和风俗文化的改变。立秋使人们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享有秋的宁静与幸福。那样,立秋节令是什么意思?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立秋的内涵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明秋季的逐渐,禾谷逐渐完善,丰收的季节到。《历书》曰:“斗指西南地区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天地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全部自然界的变化是漫长的过程,立秋是气血渐收、阴之气渐长,由格阳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点。如《管子》常说:“秋者阴之气始下,故天地万物收。”
立秋都有哪三候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著作将立秋分成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就是立秋之后,刮风下雨时大家会感受到清凉,这时的风吹已有别于夏季中的热风;然后,大地之上早上会出现雾水造成,而且秋季感阴而鸣的寒蝉也逐渐鸣叫声。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至大暑这时候段或是炎热的“三伏天”,在这里“三伏天”时间段并没有“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的现象。
有关立秋的俗话
1、立秋雨天人快乐,大暑雨天数万人愁。
2、立秋打雷,百日见霜。
3、立秋无雨秋空气干燥,立秋有雨秋白落衡。立秋晴一日,农民不用劲。
4、七月秋每样收,六月秋每样丢。
5、立秋无雨是空秋,天地万物历年来一半收。
6、秋不冷,籽不黄。
7、立秋摘花椒,寒露打金丝柚,立冬摘柿子,冬至打软冬。
8、立秋拿停手,还收三五斗。
9、立秋棉管住,剪技必不可少。
10、立秋种白芝麻,死掉不开花。
11、立了秋,便将折扇丢。
12、秋不饮辛辣食物。
总而言之,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感激的时节。大家应该感谢自然的馈赠和农民群众辛勤工作,同时还要爱惜这一美好的季节,享有秋季产生的宁静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