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降雨量常见的仪器设备有降雨量筒和烧杯。操作时,将降雨量筒里的降水撒到烧杯中,依据杯里的标尺就能了解当日的降雨量。天气实况把雨天、降雪都叫做降雨,降水的是多少叫降水量,表明降水量的部门一般用mm。1毫米降水量就是指利用系数上水位1mm。
降雨量mm意味着什么
1、降雨量指从天上降落到地面的降水,没经挥发、渗入、外流而在水面积聚的隔水层深层,一般以mm为基准,它可以直观地说道降雨多与少。
2、降雨量是一种重要的灾难数据信息,具备杂乱特点,针对降雨量档次的区划,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规范。
3、降雨量一般用降雨量筒测量,因此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露、霜和松等。天文学中经常出现年、月、日、12小时、6小时乃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去的雨雪天气通通溶化为水,称之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去的雨雪天气通通溶化为水,称之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去的雨雪天气通通溶化为水,称之为旬降水量。
降雨的基本原理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以云间着陆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层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至一定高度以后受冷汽化成小雨滴。这种小雨滴组成一个云,他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们大至气体托不住的情况下,便从云间落了下来,构成了雨。
2、地面的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上升至天上蒸汽层顶层,由干蒸汽层顶层气温低,水蒸气体积缩小业重扩大,蒸汽降低,因为蒸汽层下边气温高,降低环节中吸热反应,再次升高受冷,再降低,如此循环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终都集中在蒸汽层最底层,在底层产生超低温区,水蒸气向超低温区集中化,这便产生云。云层逐渐变大,云内部结构左右热对流日趋激烈,环境温度急剧下降最后形成雨滴降低。
降雨的种类
1、降雨级别分成,毛毛雨、中到大雨、暴雨、大暴雨、暴雨和强降雨。
2、降雨种类,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雨可以分为全年度雨水多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度降雨少型,如热带沙漠气候,夏雨型,如亚热带气候,冬雨型,如亚热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