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的湖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旧称云梦、九江,处在长江中游地区荆江龙洲湾,自古有“八百里洞庭”的美…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旧称云梦、九江,处在长江中游地区荆江龙洲湾,自古有“八百里洞庭”的美称。洞庭湖的名号,起源于春秋季、春秋战国时代,因湖内洞庭山而出名。这是长江中下游极为重要的拦蓄湖水,拥有强大蓄洪水平,曾使湘江一次又一次的洪患转危为安。洞庭湖不但风景秀丽,所产银鱼美味可口,为席上佳品。除此之外,洞庭湖地域所产君山银针茶自唐朝逐渐便被列入皇茶。洞庭湖湖畔的洞庭湖或是在我国南方的三大名楼之一。

洞庭湖的景色,古代人早已有汇总,清朝《洞庭湖志》所述"潇湘八景"里的"洞庭湖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小渔村落日"、"江天慕雪"及其"日景"、"月影"、"潋滟"、"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

洞庭湖是有名的鱼米乡,是湖南省及全国最主要的产品粮油食品产业基地、水产品和养殖厂。司马迁史记、晋长公均用“稻饭羹鱼”、“虽没有千金之家,亦无饥馑之患”来描绘其社会发展文化生活。在洞庭湖区,河流交叠,湖水星罗密布,水生物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变成农业文明阶段最为理想的地区之一,稻饭羹鱼也成了鱼米乡在不同时期的象征。

洞庭湖给与人们以慷慨大方和不错的收益,除养好这一地区的民众外,明朝清代至今,慢慢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作物输出地。到清嘉庆年间,伴随着洞庭湖区围垦洲土的高潮迭起发生,湖南省份的播种面积迅速增加,粮食生产逐渐追上并超过湖北。在湖南,“止有省内之谷运走,从无别省之米运进”。新出现的民间俗语“湖南熟,天下足”传入皇上那边,从而替代了“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省变成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地,洞庭湖变成有名的粮库。

西风

作者: 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