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依据农历时间算出来,是农历里边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非常有门道的一个月份,会有很多习俗和注重,在腊月里边,大家都会提前准备腊肉,搞好过春节的提前准备,在今年的腊月要在1月11日-2月9日。
腊月,指的是农历十二月,而2024年腊月的范围为:2024年1月11日——2024年2月9日。
腊月是农历12月,但有可能于每年阳历12月或一月发生,因而会让人产生误会。年末十二月,为一岁的最后一个月份,处于新老交替的时间段。它的别称有许多,分别为腊冬、季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等30多种多样叫法。在其中,大家最了解和熟识的当属“腊月”。年底十二月被称作“腊月”,这时候的气候云量较少,且降雨少干躁,吹大西北季候风,肉类食品不容易霉变且蚊子很少,比较适合吹干制做腊肉。
依据日期显示,腊月在一月。
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年尾,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30多种多样叫法。在其中,大家最了解和熟识的当属“腊月”。腊月的具体时间是以农历十二月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
之所以是“腊月”,是由于“腊”是中国古代祭拜祖先和百神的“祭”名。“腊者,接也;新故移交,故大祭以报功也。”“腊”与“猎”通假,“猎祭”乃为“腊祭”。流传早自周朝在我国一些地方就有在这样一个月举办“岁终之祭”,也称“腊”。
汉朝前,腊祭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汉朝后,才确定了从冬至节气之后的第三个戍日是“腊日”,但是在这一天并不是喝腊八粥,而只能作为祭奉诸神的生活。直至汉朝时,才把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
第一:吃腊八粥
吃腊八粥是有讲究的,农牧业对于个人来说占据着日常生活的大半一部分,所以到了腊月时,表明一年结尾,会把自己的五谷杂粮和水果所有吃全,喻意吃的全、收着全。
所以腊八粥能把当初生产出来的五谷杂粮和水果所有装进去,不仅喻意大丰收,还代表着对未来盼望。
第二:举办祭祀仪式
如同上面所说,腊指的是祭拜的意味,因此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的腊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典礼。在这一天,不仅要祭拜神明,也要进行避邪和驱疫。
第三:腊八节气温民间谚语
众所周知,进到冬至节气之后就逐渐传统“数九”,其实所谓的“数九”,表示是天气一个转冷全过程,腊八节做为小寒节气里的一个节日,按照传统的民间谚语,仍然对腊八节有一些关于天气的汇总,例如在东北三省就会有:“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这样的说法,讲的就是腊八节这一天特别冷,吃腊八粥则可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