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中秋节来历中秋节来历一:中秋佳节由古时候祭月渐渐地演变而成。古代历法把一年四季分成三个月,分别为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刚好是秋季的第…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来历一:中秋佳节由古时候祭月渐渐地演变而成。古代历法把一年四季分成三个月,分别为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刚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春”,而农历八月十五刚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节”。最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皇帝祭月的传统节日,慢慢的就演变变成中秋佳节。

中秋节来历二:中秋佳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成。这篇故事最广为人知,后羿射没了多余九个太阳,随后老天爷赐予他一种升仙的药物,他舍不得分开自己的爱人嫦娥,便把药交到嫦娥存放。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嫦娥吃完仙丹,随后奔月儿来到。后弈想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要在园子里摆着嫦娥最喜欢吃的东西,期待她可以回家阖家团圆。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就演变变成传统节日,因为这一天正值中秋节,所以称为中秋佳节。

中秋节来历三:中秋佳节由祭拜土地公演变而成。在原始农业,粮食作物针对农户尤为重要,因此人们经常祭拜土地资源。在秋天获得时,农民会祭拜土地公,农历八月十五刚好是粮食作物获得的季节,因而慢慢演变成中秋佳节。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最重要的民间习俗是中秋赏月和吃月饼。

中秋赏月。在中秋节,在我国民间有中秋赏月的风俗,《礼记》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周朝,每到中秋之夜都需要举办迎寒和祭月。设大供桌,摆着月饼、甜瓜、苹果公司、李子树苗、葡萄等应季水果,在其中月饼和甜瓜肯定是不能比较少的。甜瓜还需要切割成荷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甚为风靡。在宋代,中秋赏月风气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述:“中秋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俗争占酒店玩月”。每到这一日,茶楼酒肆都要重新装饰设计店面,石牌楼扎穿绸挂彩,售卖新鲜的果类和特制食品类,夜市街非常热闹,老百姓多走上孤亭,明朝清代之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习惯依然,很多地方构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其它风俗习惯。

吃月饼。过中秋节有吃月饼的风俗,月饼一开始是用于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候,它只不过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类。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味月饼结合在一起,蕴意亲人阖家团圆。

中秋节诗词

提到相关中秋节的古诗词,您想起哪些方面呢?最令您最难忘的哪几首歌呢?

1.《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节,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诗酒趁年华。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我自岿然不动。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什么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旦夕祸福,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木兰花慢》宋·李商隐

可伶今昔月,向哪里,去幽幽?

是别有人间,那里才见,

光与影东边?

是天坠,空汗漫,

但长凤皓皓送中秋节?

飞镜没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深海问无由,恍惚之间让人愁。

怕千万里长鲸,纵横交错触破,

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月兔解浮和沉?

若道都齐安好,云何逐渐如钩?

4.《月夜》唐·诗圣杜甫

今晚鄜州月,深闺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难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腕寒。

什么时候倚虚幌,双照眼泪干。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杜甫

往夕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在今年的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大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方见月几次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晚清光似以往。

西风

作者: 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