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赵柳颜四种正楷的差别(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七个字的笔画,把四大正楷汇总完!一、横画欧体—斜上姿势,中档不添加弧型。颜体—短横前细后粗,左轻右重。长横中间(段)很细,有点有弧型。柳体—…

七个字的笔画,把四大正楷汇总完!

一、横画

欧体—斜上姿势,中档不添加弧型。

颜体—短横前细后粗,左轻右重。长横中间(段)很细,有点有弧型。

柳体—短横粗大,长横细瘦。

赵体—短横左重右轻,长横弧势显著不遮掩,中区略微一些细。

二、竖画

欧体—悬针竖多为主导笔。垂露竖中区略细。

颜体—悬针竖坚持不懈中锋用笔,中区高挺。垂露竖两边较为圆滑,正中间稍略粗。

柳体—悬针竖大小匀称,垂露竖下竖直行。

赵体—常用垂露顿笔,较为大气,看起来厚实。如有几笔竖画时,右部一笔一般都是用悬针。

三、描画

欧体—以三角为主导(通常是来源于魏碑)。

颜体—点样子圆润,顿笔多锋为落笔做映衬。

柳体—超过侧锋写些,撇点出锋劲利,

赵体—颇具转变,开朗当然。

四、撇点

欧体—斜撇、短撇爽劲强有力。长撇、竖撇细而带劲。

颜体—长撇劲而有力颇具蕴结,如绵里裹针,柔中带刚。短撇雄浑细短,似短刀情况势。

柳体—直撇大小匀称。短撇重而锋利强有力。长撇细而带劲强有力。

赵体—短撇带劲,便捷而干脆利落干散。

五、捺画

欧体—斜捺、平捺笔意均送至起笔,基本上不断动。

颜体—捺画紧促,浑穆圆润,倾斜度当然。

柳体—波动中出筋粗俗,峻峭雄浑。

赵体—空灵途顺,蕴含波动。

六、折画

欧体—横细竖粗,折药方劲雄浑。

颜体—横细竖粗,横略向上边斜(产生右低左高),折处带倾斜度。

柳体—横折中竖画微弧状,形同弓。

赵体—横折拿笔如隶书,圆浑而带有层次感。

七、钩画

欧体—竖钩蓄势待发疾钩,也是有逆向行驶平出。

颜体—形同鹅头,钩尖如鸟啄。

柳体—横钩与竖钩,或是顿笔如鹅头,或是轻出如三角形,弯勾有点倾斜度。

赵体—出锋疾捷。

写好书法 就这样的20个词

避就

避密就疏,紧急避险就易,避远就近原则。欲其彼此之间映带得当,如 [庐]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可同样。[俯]字一笔往下,一笔往左边。[逢]字下“辶”拔出来,则上笔作点,亦避重合但就简径也。

顶戴

顶戴者,如人戴物前行,又如人高妆大髻,正看的时候,欲其左右皆正,使无偏侧之形。旁看的时候,欲其如意松秀,过者构造之巧。如 [臺]、[響]、[營]、[帶]。戴之正势也。多少轻和重,纤毫不绕。便觉字体样式沉稳。[聳]、[藝]、[甃、[鵞],戴之侧势也。长度亲疏,极意作态,便觉字势峻峭,又此例字,尾轻则灵,尾严重滞,无须过求均匀,反致失势。(戈守智)

交叉

穿者,穿其宽处。插者插其虚处也。如[中]字以竖穿之。[册]字以画穿之。[爽]字以撇穿之。皆搭配也。[曲]字以竖插之,[爾)字以[乂]插之。[密]字由点啄插之。皆插法也。

相背

相背,上下之势也。向里者向也。往外者背也。一内一外者,助也。不内无外者,并也。如[好]字为向,[北]字为背,[腿]字助右,[剔]字助左,[贻]、[棘]之字相争。

偏侧

一字之形,大多数斜正辗转反侧,交叠成的,然均有一笔主其势者。陈绎曾所说以一为主导,而七面之态趋向之也。落笔之正,当以审势。势归横直者正。势归斜侧戈勾者偏。

互让

字之上下,多多少少,须彼此之间互让,即为尽美。如[馬旁糸旁鳥旁]诸字,须左侧竖直,随后右侧可作字,不然防碍不方便。如 [巒]字以中间言字上印短,让两糸出,如[辧]字以中间力字近下,让两辛字出。亦如[鳴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耽误随后为宜。

补空

补空,补其空处,使与完处同样,得之四满方方正正也。又疏势没补,惟密势补之。疏势没补者。谓其势本疏而不齐。如(少)字之空右。[戈]字之空左。岂就点撇补方。密势补之者,如智永千字文书聇字,以左画补右。欧因而以书聖字。法帖中该类很多,因此完其神理,而调均匀其八边也。

亦如[年]字此谓空一,谓二画下,须多出一画影响力,而内置第三画也。

覆盖

覆盖者,如宫宇宗庙之复自上也。宫宇宗庙得其又高又大。故下边字的笔画不适合相著,上下笔法旨在容纳,发作之尽也。

如[寳容)这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适合相著与上长下短也。

薛绍彭曰:篆多垂势而至含,隶多仰势而往逞。

贴零

如[令今三九严寒]这类是也。贴零者以其用点零碎,便于失势,故拈贴之也。疏则字体样式宽懈,蹙一般不分部位。

黏合

字之真相离去者,即欲黏合,使相著顾揖乃佳。如诸偏旁字 [卧鋻非門]这类是也。

索靖曰:譬夫和风轻轻吹林,偃草扇树,枝干疏肝理气,转对比附。赵孟頫曰毋似束薪,勿为冻蝇。徐渭曰字有惧其消防疏散而一味纽结,免不了束薪冻蝇之似。

捷速

张仪曰拿笔之道,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当然,不复重改,王羲之曰一字当中需有轻重缓急,如乌字下,首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燃眉之急脚,斯乃取局势也。[風鳯]等字亦取腕势,故未欲迟也。《书法三》曰[風]字两侧皆圆,名金剪刀。

满不必虚

如[園圖國回包南隔目四勾]这类是也。莫楚云曰为外称内,为内称外,[國圖]等字,内称外也。[齒豳]等,外称内也。

意连

字有形化断而意连者如[以正心必小川州水求]这类是也。

字有型体不缴者,非上下映带,岂可连络,或有点儿画散播,笔意反过来者,尤须波动呼应,空处连络,使局势互不阻隔,则虽疏且不离也。

复冒

复冒者,注下之势也,务在停匀,不能偏侧欹斜。凡字以上大的,必复冒其下,如[雨]字开头、[穴]字开头这类是也。

垂曳

垂者垂左,曳者曳右也。皆展一笔以疏宕之。使不拘小节攣,凡字左缩者右垂,右缩者左曳,字势所自然也。垂如[卿鄉都夘夅]这类。曳如[水支欠皮更之走民也]这类是也(曳,徐也,引也,牵也)。

借换

如醴泉铭[祕]字,就示字右点作必字左点,此借换也。亦如 [鹅]字创作[鵞]这类,向其字难构字,故交换这般,亦借换也。作字必从整体,借换之道,迫不得已而用之。

调整

字之遭难构字者或因为笔画少而增加,或因为笔画多而简省。(按:六朝人书该类很多)

应副

字之描画稀缺者,欲其彼此之间相应带,故可得应副相当然后可。亦如(龍詩讐轉)这类,必一画对一画,相对应亦相副也。

更具上下不均匀者分别调均匀,[瓊曉註軸]一促一疏。互让当中,笔意亦自相对应副也。

撑拄

字之单独者必得撑拄,随后劲健丰厚,如[丁亭手亨寜于矛予可司弓永下卉草巾千]这类是也。

凡作竖,直势易,曲势难,如[千永下草]之字高挺而笔意易劲,[亨矛寜弓]之字和婉而笔法难存,故必举一字之完毕而留意为此,宁迟毋速,宁重毋佻,所说如古木之据崖,则善矣。

按:跳舞都是“和婉而局势难存”的,可在这儿理解劲健之理:“宁重毋佻”。

朝揖

朝揖者,偏旁部首将就之字也。一字自然之美,偏旁部首凑出,分割看的时候,分别成美。故朝有朝自然之美,揖有揖自然之美。如同百物之状,主题活动圆备,各分别足,众美具也。(戈)王世贞曰凡数据并成一字者,务必相顾揖然后联系也。(按:让人想到交谊舞)

西风

作者: 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