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南京人不仅吃月饼,还吃桂花鸭。桂花鸭是用桂花做成的,香而不腻,中秋节,天气凉爽,南京人围坐在院子里,吃喝,然后去街上散步。只有妇女和儿童才能在广东人的中秋之夜拜月。妇女和儿童在院子里摆好桌子,放上烛台香炉和美味的水果蛋糕祭拜,祈求繁荣。山东人在中秋节祭拜土谷神,放鞭炮,祈求祖先的祝福。当老板的时候,要招待工人,感谢工人。在其他地方,在这个晚上,让未婚女孩扮成嫦娥,唱歌跳舞,把手帕扔给观众,收到手帕的未婚男人可以和女人约会。每到中秋节,福建人都要过南浦桥,祈求长寿。有些地方,为了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人们在吃月饼之前,应该在月饼中间挖一个圆圈,让长辈吃。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夕月
古代有“秋暮夕月”习俗。夕月是对月神的崇拜。设立一个大香案,放上月饼和苹果祭品。在月亮下,把月亮的雕像放在月亮的方向上,红烛高燃,全家依次祭拜月亮,然后家庭主妇切下团圆月饼。
赏月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皇帝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会制度,民族也有中秋节祭月的风格。后来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每逢中秋节,人们都会摆出水果,赏月畅谈。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蜡烛用绳子绑在竹竿上,高竖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形成字形或各种形状,挂在家里的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猜灯谜
中秋节月圆夜,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在一起猜灯笼上写的谜语。因为这是大多数年轻男女最喜欢的活动,爱情故事也在这些活动中传播,所以中秋节猜灯谜也衍生出男女相爱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甜可口”。在古代,它只是一种零食。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和月饼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家庭团聚和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节朋友联系感情的重要礼物。
赏桂花
桂花有“九里香”它是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珍贵花木。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桂花“天降灵实”,作为崇高、美丽、吉祥的象征。因此,人们称赞的儿孙是“桂子兰孙”;把月宫称为“桂宫”,以“桂魄”比喻月亮。中秋节赏桂花更是别具一格,因为桂花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也有喝桂花酒的习俗。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闻着桂香,想着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庆祝家庭的甜蜜,聚在一起,已经成为节日的享受。可见,中国喝桂花酿酒的时代已经相当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