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冬眠动物有哪些(10个)?
1、林蛙
林蛙广泛分布在中国北部,头部和四肢细长,运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分有三角形黑棕色斑点。背部多为土黄色,疣上一般有深色斑点。背部褶皱在鼓膜上向外弯曲。主要是陆地栖息地,经常生活在没有强光、潮湿和凉爽的环境中。以各种昆虫为食
2、大毒蜥
吉拉毒蜥蜴(大毒蜥蜴)的全长一般为38-58厘米,行动缓慢,尾巴很短,是储存脂肪的器官。身体覆盖着小而不重叠的鳞片,底部有皮肤和骨骼。身体颜色是深色的,有黄色、粉红色、浅红色或黑色的图案,经常爬到树上捕捉幼鸟或鸡蛋。
3、蜗牛
蜗牛冬眠不是为了避免寒冷。蜗牛能承受零下几十摄氏度。 严寒,它冬眠,因为缺吃。
4、龟
乌龟是冬眠的小动物,乌龟的冬眠与温度有关。冬眠一般从11月中下旬开始,明年三四月醒来。
5、每当冬天来临,气温下降7-8℃,蛇就会开始选择高干燥区域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封闭的地方进入冬眠。它们经常被组成一个团体来进行冬眠。
6、蜂
并非所有的蜜蜂都会冬眠,大黄蜂也会冬眠。大多数群体中的大黄蜂都会死亡,蜜蜂会在春天重组一个新的大家庭。
7、土拨鼠
每当冬天来临,大雪纷飞,土拔鼠就会进入长眠状态。它会选择一个中空的树干,在里面呆上半年。如果冬天太长,冬眠时间也会增加,冬眠时间可以长达八个月。
8、睡鼠
睡鼠-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睡鼠是英国最小最害羞的哺乳动物,尾巴几乎和身体一样长。它们的寿命通常是5年,但在3/4的时间里,它们都在睡觉。也就是说,睡鼠在一年中的春天、深秋和冬天都处于冬眠状态。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他们也会整天睡觉。直到晚上,他们才出来到处活动,在刺树枝上跳来跳去,觅食自己喜欢的浆果。
9、蜂鸟
生活在美国热带地区的蜂鸟也会睡觉。结果证明,蜂鸟的新陈代谢特别强烈,必须继续进食才能维持生活活动。然而,热带地区夜间的温度低于白天,当时没有飞虫,也没有花蜜,所以他们不得不停在树枝上“发呆”:体温从40℃降至20℃左右,最低甚至只有9℃;每5分钟只呼吸一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
10、蝙蝠
蝙蝠有很多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一些类型不需要冬眠,但大多数冬季寒冷地区需要冬眠,因为蝙蝠的食物大多是昆虫,昆虫在冬季处于休眠期或卵中等待孵化。如果蝙蝠没有食物,它们只能在冬眠中生存。
冬季冬眠动物有哪些?
蛇、蛙、松鼠、熊、极地松鼠、栗鼠、欧洲睡鼠、金仓鼠、蝙蝠、刺猬、乌龟等。冬眠是一种极端但调节的体温、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下降的状态,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这一定义不再包括季节性或昼夜蛰伏,当变温有机体对环境温度下降产生被动反应时。因此,真正的冬眠仅限于鸟类和哺乳动物。冬眠物种大致可分为主动冬眠动物和被动冬眠动物两类,如仓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部温度,在定期冬眠周期事件中发挥主要作用。扩展资料:
1、睡眠:一般认为,动物已经有了睡眠的内部条件,直到体重迅速增加,直到它们稳定地停留在更高的水平。否则,虽然环境温度很低,但动物仍然不睡觉。当温度调整到接近环境温度时,进入深度睡眠。
2、深度睡眠:这个阶段的长度是不确定的,通常可以持续几个月。此时,生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呼吸明显减少,如刺猬的呼吸运动,从室温每分钟6~每分钟18次,每分钟18次~3次(28~18℃)。
3、睡眠:在唤醒的早期阶段,呼吸从节奏变为间歇性。经过几次阵发性呼吸,变成了有节奏的呼吸,频率越来越快。比如刺猬每分钟可以达到60次,醒来后趋于平静,变成每分钟36次。~40次。心率也逐渐加速到超过正常水平,然后恢复平静。这种呼吸和心率亢进与唤醒开始时的栗子产热有关。同时,身体前部的血管舒张,加强心、肺、脑的血液循环,直到身体前部恢复温度,身体后部的血管才开始舒张,迅速恢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