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黄铜产品
汉朝。汉朝铜奔马,别名马踏飞燕,为汉朝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古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高约34.5cm,长45公分,宽13.1cm,重7.3kg,外观雄健精致,作昂首嘶鸣,疾足新款奔驰状,显示出了一种一往无前的雄心壮志,是中华杰出魅力的代表。
铜奔马昂首嘶鸣,躯体健壮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翻空、疾驰往前,一足踏飞雁。一匹身体庞大马踏在一只正飞驰的龙雀身上,骁龙雀惊讶地转过头来犹豫,表达了马儿腾空湘源、奔走急速的雄姿英发。
铜奔马是在汉代社会发展尚马风俗习惯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有重要意义的黄铜艺术品。马是汉朝整个社会关键代步工具、军用装备和农业畜力。汉代政府给马立“口籍”,汉武帝刘彻作《天马歌》,马在各种场合被神格化和奉颂。
1983年汉朝铜奔马被中国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团判定为珍贵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第一批禁止出国展览的历史文物。
tags: